玻璃金繼耳環體驗課,一直想去上類似的金工課程,沒想到在荷蘭有機會體驗到。特別的是製作耳環的材料是回收玻璃或海玻璃(在海水中或海灘上經過長時間的海水海沙打磨後失去稜角,變得如同鵝卵石般圓滑的人工廢棄玻璃),再加上日本修復破損瓷器的技術-金繼。整個工作坊充滿著環保的概念,老師從法國過來,是一位年輕有才華的台灣青年/正妹珠寶設計師,倡導環保概念的飾品,因此有這次的工作坊。步驟其實很簡單,但需要老師的經驗與技術指導,之後我會嘗試在家裡自己做。
先來看看我的完成品☞☞☞☞☞
中間金色的部分,就是金繼的方式,黏接兩塊玻璃。
關於金繼:
金繼是日本漆藝的修復方法,使用天然漆與黏著劑修復瓷器的方法,待黏著劑乾後,再塗上金粉或銀粉。
金繼不是讓裂痕消失或隱藏,而是更加凸顯結合處,突顯不完美之處,每道裂痕都歲月的痕跡,呈現不完美的美。
一開始老師提供回收玻璃與海玻璃的材料,同學就依照自己喜愛的方式組合。
這是組合好後,紋路玻璃與米酒瓶玻璃組合樣貌,沒有拍得很好,但還是覺得很美。
耳環的組合,我挑了塊玻璃上面有紋路(覺得好看)
再搭上米酒玻璃瓶碎片,那種咖啡色我覺得蠻個性的,右邊耳環則搭上淡淡綠色的玻璃,中和左邊的個性。
我很快就決定好初步的玻璃組合方式(本來以為會猶豫老半天),接著底部用藍丁膠固定組合的樣式。
接著按照1:1比例使用AB膠黏合,本以為後面就黏好搞定很容易的。
但在黏著上遇到困難,膠量沒控制好,玻璃太長不好固定,還好老師經驗與巧手拯救了我。
等待兩塊玻璃的膠穩定,再用筆刷在膠處輕刷上金粉。
據老師的經驗值是放置45分鐘後再刷上金粉,但實際能刷金粉的時間,還是依靠老師的經驗值判斷。
就我詢問老師,基本上就是要達到一個不會黏住刷子但又保留黏性的狀態(是否很抽象)
最後就是一樣用黏上耳針,因為我選擇的耳環面積較小,老師還特別幫我磨小耳針(真的是❤很好的老師❤)
大概一個晚上的時間,完成了這副環保耳環,老師建議放置一天後等膠穩固後再戴。
成品放在燈光下拍攝,超級美的!
我拍了好幾張,拍飾品又是另外一個學問,喬了好個角度。
老師還特別提供給我們盒子,整個高級感提昇(但我應該可以拍得更好)
以下這張是在自然太陽光下拍攝,突然有種清新感。
下面這張是另外一位同學的作品,她做了單隻的大耳環
(燈光太強了,整個金色部分爆光了)
下面這張,是老師的作品,可以看到由老師製作的,
中間金繼部分做工非常細緻,而且黏著四個物品難度比較高。
(黑盒一有灰塵拍照就很明顯)
這是老師的其他作品,放在鐵盤上,隨手拍一張。
以上就是我的金繼環保玻璃耳環製作體驗分享,其實材料都很容易取得,
但在經驗與技術上需要多做練習。
另外玻璃的邊緣都是有經過磨邊處理的,或者使用海玻璃,
請不要直接將家裡的碎玻璃拿來做耳環,這跟戴著凶器在耳朵上沒兩樣啊!
下次有找到比較適合的玻璃,再來自己做做看,與大家分享囉!
這次特別有搜尋一下海玻璃,發現有人把它做成項鍊也是挺美的!